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4年 第16期 > 第6版 理论视野
新媒体时代党校期刊的智库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陈 琳

当前,在国家的重视下,新型智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由于其研究客观、视角多元、机制灵活、地位超然,智库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咨政服务、启迪民智、培育人才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主动迎合智库建设的发展契机,切实践行时代赋予的发挥其智库功能的必然要求,在转型中找准改革突破点、着力点,对于党校期刊来说无疑是摆脱困境,谋求“重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持续深化办刊思维,提升党校期刊智库化水平

智库化转型对党校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遵循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规律,又必须体现学术期刊的功能特点。这就意味着党校期刊必须持续深化办刊思维,在严守学术期刊底线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起新型智库建设的责任,并充分发挥党校期刊的智库功能,成为引导学者关注国家政策研究的重要力量。

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意旨在于凸显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影响力,彰显学术品质,增强其辨识度。对于党校期刊而言,要打造品牌,就要树立和坚定“内容为王”的办刊宗旨,并立足品牌优势,与智库建设主动对接、自觉融入。具体而言,要始终坚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在确保遵循正确的政治导向与出版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彰显主流价值观,并积极承担起学术期刊作为思想文化支柱的角色。通过持续创新与发展,以敏锐的洞察力聚焦当前学科领域内的核心议题,集中刊发那些具有深远影响和丰富内涵的研究成果,在为读者提供优质文化资源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党校期刊编辑需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贯穿至整个出版流程中。在栏目设计与选题策划上,明确党校期刊的学术定位,展现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取向,从而塑造出鲜明的学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构建品牌专栏尤为关键,因为它们不仅是展示学术期刊研究方向的重要窗口,也是彰显其独特性的有效手段。

二是要深化开放思维。对于党校期刊来说,办刊的开放水平与其学术水平、智库建设水平呈正相关。要实现党校期刊的智库功能,就必须要坚持开门办智库,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好地吸收借鉴外部优势资源,增强期刊开放度、参与度,促进期刊与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刊物的互动。越是竞争激烈,越不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期刊在竞争中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审稿专家库,可以使期刊更加专注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在资源投入上的浪费。对于党校期刊来说,可以通过与其他刊物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共同策划和出版专题、共同就某一选题征集稿件等方式开展交流合作,从而既吸引更多优质的稿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又可以了解同行的办刊经验,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办刊水平。另一方面是与高校、高端智库的交流合作。学术期刊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创造者是人,高校和高端智库汇聚了大量的研究专家,拥有着强劲的研究实力,这就决定了党校期刊必须与之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关系,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高质量稿源的保障。

二、以栏目设置为依托,推动党校期刊智库化转型

栏目设置是期刊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刊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期刊的风格和特色。栏目设置的目的是准确而充分地向读者展示期刊的办刊定位、编辑思路以及文章内容。栏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期刊本身的整体形象和学术质量。因此,栏目设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是开设智库研究专栏。智库在公共利益的导向下,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标,针对某一领域内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还未被广泛关注的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因此,智库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或者预测方案通常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是经过实地调研、深入总结、学术沉淀和思想讨论而产生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设立智库研究专栏,将具有前瞻性、严谨性、专业性的智库研究成果以组合的形式发表,能够扩大智库成果的影响力以及增强期刊的吸引力,同时也有助于共同探讨国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智库研究的成果最终是要提交给有关部门供其决策参考,因此通常是以报告的形式呈现,这与学术论文不管是在结构、规范还是语言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学术期刊可以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或以连续多期的形式刊发以获取持续关注,或结合专家学者的点评笔谈形成深度的讨论,从而扩大智库的影响,也给学术期刊带来新的关注点。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优化选题策划。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学术期刊来说,问题导向是其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是其关注理论发展、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肇始,而智库的基本功能就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从事“思想”生产,进而提出政策主张,因此,二者的宗旨归根到底是一致的,都是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党校期刊的智库化转型,更是强化了对问题导向的需求,要求期刊紧跟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找准学术期刊与智库研究的契合点,在内容上关注现实重大问题和政策选择问题。对于党校期刊来说,强化问题导向,意味着栏目策划要从单一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从被动选择转向主动选择。期刊编辑要坚持将问题意识作为选稿的基本要求,要具有识别和判断前沿问题的眼光,聚焦重要的前沿领域,努力提升自主选题的能力,对重大问题要保持长期的关注与追踪,通过专业学习,了解和把握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最新的学术成果,并与所在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建立起广泛而稳定的联系,进而通过组稿、约稿等方式,及时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在栏目设置上,不拘一格,围绕前沿、热点问题尝试开辟“专题探讨”“学术笔谈”等栏目,依托期刊学术顾问、审稿专家、优秀作者,积极发声,建言献策,为决策咨询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产品。事实证明,这种以问题导向进行栏目建设的做法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三、优化队伍建设,为党校期刊智库化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对于期刊行业来说,队伍建设包括内部编辑队伍建设、外部的审稿专家和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全方位打造内部编辑队伍。编辑队伍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准是期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形势下,仅依靠传统单一型的编辑队伍已很难实现党校期刊智库功能的充分发挥。党校期刊若要智库化转型,就必须提升对于人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队伍建设,为智库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要将编辑培养成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使其在相关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专业水准,能够针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独立研究,能与该领域内的作者平等对话,有共同语言,能对相关的专业文章指点评说。要建构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编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进行专业深造,将编辑的科研能力作为指标之一纳入考核体系中。要多元发展编辑队伍,引进和培养熟悉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人才、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掌握新媒体编辑技术的人才等等。

二是多渠道拓展外部审稿专家和作者队伍。审稿专家是学术期刊的“守门人”,也是学术期刊的核心人力资源之一,因为审稿专家的审稿水平和审稿态度等对审稿质量与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与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息息相关。因此,学术期刊智库化必须重视审稿专家的队伍建设。审稿专家可以是学科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者,从学术的角度对文章质量进行把控,也可以是深耕一线的实践者,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确保文章内容贴近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作者资源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没有作者源源不断的作品供给,期刊难做“无米之炊”。因此,学术期刊要想保证质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优秀的作者群。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一支相对稳定、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的关键。对此,要维护好原有的优质作者群,挖掘新作者。学科交叉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智库研究也是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研究,若要发挥党校期刊的智库化功能,必须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党校期刊不能局限于期刊所属学科,而要吸收交叉学科的作者资源,从而扩大作者队伍,提高影响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期刊社)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